領導海馬繁養殖產業

海馬觀賞市場先行 長行海洋跨足生技領域

看好海馬的生技和保健價值,陳梧桐創建長行海洋生技公司。先切入海馬觀賞市場,養成技術並創造公司收益,並規劃於下一階段開發海馬生技產品,期許成為台灣海馬生技產業的領導業者。

撰文/陳玉鳳 攝影/林韋言

原本和海洋養殖完全扯不上關係的陳梧桐,為何會獨鍾海馬並投入繁養殖事業?這要從2013年的一次尋常午間餐敘談起,於中山大學任教的朋友向他分享一段關於海馬萃取液實驗的影片,陳梧桐不只覺得影片有趣,還想到了這是一個值得發展的事業。陳梧桐其實是金融保險通路領域起家,由於2009年金融風暴,在本業之餘又觀察到生技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,於是成立「長行生技公司」,主推抗過敏、腸胃道保健、葉黃素、保肝等相關產品,其中抗過敏、腸胃道保健產品又獲得國家健康食品雙認證,這10年來在生技產業占有一席之地。「海馬是名貴的中藥材,但是鮮少有人能大量供應海馬,從生技角度來看,海馬產品非常有潛力。」陳梧桐說。

以研發為企業核心的台灣氣立,要成為客戶在智慧製造時代的推力。

野生海馬受保護 人工繁養殖難度高

一問之下,陳梧桐才知道要取得海馬並不容易。海馬是《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 明訂的二級保育類物種,野生海馬不能在國際間自由進出口交易,即便不受這條法規限制,台灣或中國大陸沿海撈到的海馬數量也無法達到經濟規模。若想發展海馬生技事業,首先得有辦法大量人工養殖海馬。

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,了解問題癥結後,沒有海洋生物養殖背景的陳梧桐,從蒐集專業知識著手,經過多方查找資料及詢問專家後,逐漸建立海馬養殖技術的輪廓,便決定到屏東買地、自建養殖廠,開始深耕海馬量產養殖技術,自此開啟海馬生技事業。

建廠量產 獨力摸索養殖流程

果斷行動後,挑戰接踵而來,陳梧桐以過人意志一一克服,「我沒蓋過房子,完全不了解當中的技術細節,且因這是台灣第一座專業海馬量產養殖廠,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,所以我花了許多心力研究如何蓋出一座符合需求的廠房。」建廠時間從原先預期的3個月拉長到1年,建廠成本也增加許多。

「建廠過程雖然辛苦,但我很珍惜這種從無到有、從不懂到能掌握的過程和經驗累積,我相信將來能以更高效率、更短時間、更低成本複製或擴大這個模廠。」陳梧桐說。

海馬是魚類,養殖法卻無法比照魚類,例如,一般魚類的尾巴左右擺動,海馬的尾巴並非用於游泳,而是用來攀附;一般魚類有鱗片,海馬只有一層皮;此外,海馬生物習性特徵都不同於一般魚類,凡此種種都會衍生出許多有別於傳統養殖業的問題,「這些問題都必須一一解決,無法沿用傳統的養殖方式。」陳梧桐指出其中難處。

擴大海馬量產養殖的難度相當高,因此近十年來雖然出現較多有志之士投入海馬繁養殖領域,但成功者少之又少,而長行海洋發展至今,已能實際量產及出口,海馬的數量已突破台灣前所未有的紀錄,堪稱台灣海馬繁養殖產業的領導廠商。

長行海洋的屏東廠房目前年產能已達上萬隻海馬。提到海馬,許多人首先想起的就是「LONGWALK」(長行海洋的英文名稱),陳梧桐甚至博得「Mr. Seahorse」(海馬先生)稱號。

由於前無古人,陳梧桐一路走來除了自我摸索,也深獲許多貴人的幫助,「自己學會了,再去教員工,」陳梧桐覺得這樣的做法和心法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是稀鬆平常的,「成功的中小企業經營者,本身一定要深入了解並親自掌握公司的經營眉角,否則很容易走向失敗。」

長行海洋成功突破海馬繁養殖技術的困難點,為陳梧桐博得「Mr. Seahorse」(海馬先 生)的稱號。

堅定信念 產能、出口逐步提升

「長行海洋」成立於2016年,但陳梧桐投入海馬領域已近6年。2014年決定蓋廠、2015年初建成。產能由2015年僅900隻一路成長至去年達1萬5,000至2萬隻,今年預估可成長至2萬隻以上。據了解,目前台灣除了長行海洋,幾乎沒有其他業者能達到這樣的產能。

不只產能成長,出口量也逐年增加,目前長行海洋以外銷歐洲和美國為主,現階段僅經營海馬的觀賞魚市場,生技方面的發展為下一階段目標。

走過近6年時光,現在長行海洋的各方面已步入軌道,但其實陳梧桐曾經想過放棄,「2015年剛開始試養時,我曾經有過掙扎。」陳梧桐說起當初那個關卡,「由於海馬是視覺型生物,必須以活餌餵養,而當時我已開始吃素,所以是很不忍的,我拿起餌料又放下,整個過程前前後後來回反覆3次,最後我告訴自己一定得做,否則事業無法繼續,才咬牙挺過。」

「遇到困難,首先要釐清狀況,做出決定後就要充滿熱情地勇往直前,而且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會成功,如此才能擁有繼續堅持的勇氣。」陳梧桐強調,「我相信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有益於人群,非繼續不可,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著我闖過一道道難關。」

開發觀賞水族箱 吸引消費者

相較於做為中藥材,海馬做為觀賞魚的收益較高,因此長行海洋目前將海馬做為觀賞魚銷售,為了極大化收益,長行海洋並自行開發「海馬觀賞水族箱」。觀賞用的海馬品種主要是庫達海馬,這種海馬體色能隨環境變色,顏色主要有黑、黃、橘、紅等色,試想看著金黃色或橘金色庫達海馬徜徉在水族箱裡,是多麼療癒!

然而,海馬對環境特別敏感,在水族箱裡不好養活,為了降低一般消費者跨入海馬觀賞領域的門檻,長行海洋歷經3年時間,開發出能讓消費者容易飼養海馬的水族箱,並為這個有穩定水流功能的產品獲得發明專利。有了這個水族箱,消費者只要定時餵食黑殼蝦、清理水中雜質,海馬就能活得很健康,體色也會非常漂亮。長行海洋已於去年年中推出第二代「海馬觀賞水族箱」,造型更為簡潔時尚。

計畫增資 投入海馬生技開發

除了繼續推動海馬觀賞市場,隨著產量逐漸上升,陳梧桐已規劃今年將發展海馬的生技應用,因此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辦理增資,希望能募集新台幣5,000萬元的資金,並引進合作夥伴。

另外,長行海洋在明年也有擴廠規劃,「我們現有設施的產能尚未極大化,但隨著產能要持續擴增,近一步的擴廠規劃有其必要性。」陳梧桐並提及歐美市場之外,中東的海水觀賞魚市場也頗具規模,因此也在加緊評估資源分配及市場開拓的可行性。

長行海洋生技 小檔案

事業有成 推動社造回饋家鄉

在高雄創業19年,不忘本的陳梧桐從沒忘卻自己身為嘉義子弟的責任,「我是在溪口鄉長大的,看著村子的沒落,我不能坐視不管。」於是,他在忙碌事業之餘抽出時間,藉由家鄉傳統的竹編產業聚落,以竹編為特色開啟社區營造,來凝聚鄉親對社區未來發展的關注。

因為產業消失,溪口鄉崙尾人口從3,000多人一路下滑至1,000多人,為了解決問題,陳梧桐想到崙尾、天赦早年是竹編重鎮,因此他成立「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」並擔任第一屆理事長,推動社區營造,重現老師傅的竹編手藝。

推動至今,傳統竹編工藝逐漸轉型為生活文創,村莊氣氛也因此活絡不少。成果展時,許多村民熱心擔任解說或接待,顯見大家都認同這項工作,且常有機關團體參訪並邀請老師傅前往各地教學,崙尾和天赦的竹編工藝得以讓更多人看見並了解。

「我16歲因就學搬到外地,之後赴美留學、為事業打拚,一直沒回到家鄉,但是我總想著能為家鄉做些什麼,我很高興今天自己有能力回饋。」陳梧桐說。

未來,隨著海馬生技事業的擴展,陳梧桐不僅希望能以海馬生技產品帶給更多人健康,也希望自己能擁有更大的能量回饋社會,這是他投入各項事業的初衷,也是支持他得以克服一連串挑戰的理念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