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誠待人創造雙贏局面

逸祥國際不斷蛻變 從代工到自有品牌之路

逸祥國際為台灣專業紡織品貿易商,過去曾歷經產業變遷及金融海嘯等外在環境的衝擊,幸虧在「人事管理」、「產品創新」、「創造雙贏」等面向深耕經營,並以靈活應變的能力因應變局,使逸祥國際能夠屹立市場40年

一卡皮箱走天下,這是台灣商人在1970年代的最佳寫照,無數台商勇闖天涯,憑著一身膽識及強大意志力攻下遠在天涯海角的市場。1976年創辦逸祥國際的林秉彬,就是當年台商精神的最佳範例。

「我們以窗簾布起家,考量到東南亞市場上較易被華人取代,所以創辦人選擇去開拓中南美洲市場,像是墨西哥、阿根廷、巴貝多(Barbados)這些要坐三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的地方。」林秉彬的妻子李碧珍回憶起公司草創時期的辛酸,「我們大半年才能見一次面,加上當時的通訊很不發達,所以日子過得的確辛苦。」在林秉彬於2013年辭世後,李碧珍擔起公司經營重任,出任逸祥國際董事長一職。

遠走加勒比海 打下窗簾高市占率

能在市場屹立40年,逸祥憑藉的是管理、創新與創造雙贏等經營思維。

在選定目標市場前,林秉彬花了3個月時間進行全球市場調查,走遍新加坡、中東、歐洲、美國、加勒比海、南美洲、阿根廷等地,最後選定加勒比海為目標市場,一投入耕耘就是20年,為逸祥奠定了穩固的發展基礎。「創辦人開拓市場的方法,是直接到市場拜會客人,進行第一手接觸及了解,而因他的『以誠待人』,總把客戶當朋友看待,所以很快地便打開了市場。」李碧珍回想起林秉彬當年甚至還搏得「巴貝多王子」的美稱。

在林秉彬的打拚下,逸祥的產品在當地創下7成市占率,然而這也引發了「供不應求」的情況,且窗簾布的顏色和圖案需要不斷改變,這都非當時的台灣工廠所能負荷,且這些中小企業也沒有太多資金可升級機器。面對這個問題,逸祥的做法是推這些公司一把,聘請國外專業畫圖師協助台灣工廠畫圖,雙方協力共同維持中南美洲的窗簾市場高占有率。

發展至80年代中期,加勒比海市場銷售穩定,逸祥轉而思考發展更大市場,於是選定美國市場,首先由洛杉磯進入。90年代後,又陸續拓展紐約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南美洲及歐洲市場,目標擴大至全球市場,以分散市場集中度。


積極拓銷海外 開發多元創新商品

90年代中國大陸開始崛起,許多台灣工廠外移至中國大陸,逸祥也在1 9 9 3年於上海設立據點,業務穩定後,逐步增設上海、紹興及廣州3 個辦事處。2 0 0 0年初,因應全球紡織配額取消,客戶要求逸祥拓展成衣業務,於是逸祥先在柬埔寨成立據點,找尋合作代工廠商,其後正式成立辦事處,2012年再設立自有工廠。

發展至今,逸祥的經營業務已涵蓋窗簾布、窗簾、面料、成衣、電子商務,以及輕時尚運動服。值得一提的是,因應年輕族群的需求及新型消費型態的崛起,逸祥在2015年開始針對年輕時尚氣息的女性,設計女褲款式,並且透過亞馬遜網購平台以品牌進行銷售,銷售業績穩定成長中。

「最近有一個消息讓我們很振奮,就是我們得知在亞馬遜電子商務的兩百多萬家供應商中,我們獲選為前1,200家績優供應商。」這個好消息為逸祥公司的產品轉型打了一針強心劑,也讓李碧珍更堅定相信成衣銷售的路線正確,甚至激勵她在之後推出以自己英文名命名的運動衣飾自有品牌「Jinnie L.L.」。

創立自有品牌 投入時尚運動服飾

「Jinnie L.L.」是逸祥針對時尚的年輕女性所推出的運動服飾品牌。

「我曾在中國大陸紹興的辦公室裡,看到來洽談生意的英國客戶提著大包小包進來,原來這位客戶為了運動,不得不隨身帶著適合各種場合的衣物來更換,當時我很同情的對這位客戶說,『希望以後能有一件衣服可以從早穿到晚。』」然而當下,李碧珍還未想到投入運動衣飾領域,之所以後來有此想法,源於她3年前開始運動,更深切感受到想穿上美麗、色彩繽紛的運動服的渴望。

由於逸祥做了40年的面料買賣,也有成衣廠,李碧珍覺得設計出「壹衣到底」運動服飾的可行性頗高。於是,她找來知名設計師操刀,結合流行時尚及機能特性,包括吸濕、排汗、快乾、彈性佳及包覆性等,不到10個月的時間,她便創造出同時適合早上運動、白天上班、晚上跑趴的運動服飾品牌「Jinnie L.L.」。

「Jinnie L.L.」推出後在李碧珍的朋友圈中大獲好評,並形成風潮,這讓李碧珍有勇氣擴大推廣,現今Jinnie L.L.已與健身、瑜珈中心及百貨公司合作上架,滿足許多愛美人士對於時尚運動服飾的渴望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2016年10月舉行的台北捷運「書院臺北」活動中,舞者身上所穿就是Jinnie L.L.,此外,在2016年11月份的台北市政府「新生活運動」上,UBike騎士也穿上Jinnie L.L.國產運動服,在花博夢想館完美演繹「城市就是我的伸展台」概念。現在不只能在台灣看到這個品牌,美國、中國大陸、中南美洲的消費者也都能看到。李碧珍表示,未來逸祥要將「生活就是運動,運動就是生活」的概念推廣到世界各地。

除自有品牌的建立外,有鑑於產業環境急遽變化,李碧珍體認到產業和同業需上下整合或異業結合的必要性,「我們與成衣界楷模企業進行合作,且在未來不排除於面料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,以整合兩家不同產品的市場,希望能將市場的餅做得更大。」

三大優勢 創造營運高峰

因為李碧珍董事長帶人帶心的經營思維,讓逸祥從上到下團結一心,度過許多難關。

仔細探究逸祥國際的發展歷程,可以發現有三大優勢思維,讓他們渡過每一個難關,同時攀上營運高峰。首先是「創造雙贏」的觀念,除了上述對於協力工廠的幫助及產業結盟外,在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,逸祥成衣部一位加拿大客戶,由於負責人去世,第二代接手不順,面臨新經營者中途掏空公司、捲走鉅款,導致該公司在2014年財務陷入困境。當時,該公司積欠逸祥的逾期貨款接近四百萬美元。

面對此種情況,逸祥的做法是鼓勵該公司一位專業經理人出面承接公司,並允諾讓其每週攤還積欠的逾期款,同時逸祥願意繼續供貨,讓公司營運不中斷,李碧珍指出,「我們之所以願意這麼做,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家公司是有前景的,而且我們相信這位新經營者有能力把公司帶起來。」果不其然,林秉彬和李碧珍的識人之明讓這家公司有機會從谷底翻身,該客戶對新訂單皆如期付款,且業務穩定增加,現在已是逸祥成衣部的主要客戶,未來發展潛力看好,且欠款已陸續還清。

其次的優勢思維是「帶人帶心」,林秉彬和李碧珍以誠待人的經營原則,不僅看在客戶和供應商的眼裡,公司員工也是「點滴在心」。在金融海嘯期間,市場一片蕭條,迫使逸祥的生意往來幾乎處於停頓狀況。「了解到環境險峻,我們的同事竟然主動來找我要求降薪。」回想這段日子,李碧珍充滿感激之情,「即使經營艱困,我們沒有減少同仁的薪水,而且沒遣散任何一位員工,我們用更積極的態度來一起面對這段非常時期。」

第三個優勢思維是「整合系統」,當逸祥面臨營運困境時,並未怨天尤人,反而積極整頓內部資源,讓公司營運效能加倍。李碧珍回想金融海嘯期間,雖然公司營運顯得「清閒」,卻正好可以將平常沒時間加強的文件整理及軟體系統建置得更完善。因此,在全公司同心協力的氛圍下,逸祥同仁僅花了短短兩個星期,就建置完成齊全的電子系統,對日後的經營增添強大力量。在休養生息3年後,逸祥於2 0 11年的業績一舉衝上一億美元,並獲得經濟部評選的優良商人獎章,其後更多次獲獎。

呼籲政府 為中小企業提供助力

在經營慘澹時期,逸祥同仁上下一心,渡過了難關,相較於此,李碧珍對於國內銀行在金融海嘯期間的「雨天收傘」行為就頗有微詞,她指出,「當時公司雖然生意停頓,但手上仍握有約五百萬美元的應收支票,我們曾向國內銀行請求擔保求現,但卻毫無下文。最後求助一位在外商銀行工作的晚輩,由渣打銀行協助70%的擔保現金,才得以解困。」對此,李碧珍也特別呼籲,「相較於本國銀行,外商銀行對企業的照顧顯得更為靈活,希望政府能多支持鼓勵國內銀行,讓銀行協助本國企業,企業才有能力留住員工。」

此外,李碧珍也希望政府能夠積極鼓勵台灣的文創產業,「尤其是台灣在功能布領域中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已深度掌握k n o w h o w,在這個基礎上,我們可以有更好的表現,不只是提供功能布給國外品牌大廠,也能推出Made in Taiwan的自有品牌產品,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。」

未來,由於網路資訊的發達及普及,品牌客戶傾向直接向生產工廠採購,使得居於中間的貿易業空間將被大幅壓縮;紡織貿易業經營情勢將更為嚴峻。有鑑有於此,逸祥國際將朝向「小量多樣」、「持續創新產品」的方向發展,並從客戶需求角度進行研發,致力提升產品品質與服務效率,進而提高客戶對逸祥的依賴程度。透過這些策略,逸祥國際有信心在下一個階段締造更亮眼的成績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