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建築說城市的故事 解構城市美學

姚仁喜暢談建築藝術與生活

將帥會日前舉行年度大會,邀請當代建築大師姚仁喜擔任本次主講人,分享許多不同風格的經典作品,暢談人與建築空間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對話。

◎撰文/張煥鵬 攝影/賴建宏 圖片來源/農禪寺、Shutterstock

原本應於3月份舉行的將帥會例會,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宕多時。隨著國內疫情趨緩、防疫解封,將帥會於9月18日舉行今年首場例會,特邀「姚仁喜│大元建築工場」創始人姚仁喜擔任主講人,針對建築設計與心靈、自然之間的對話,進行深層的探討。

「堂」與「奧」貼切表達建築與空間

建築大師姚仁喜在此次將帥咖啡時間分享建築與自然、歷史、哲學,甚至是心靈信仰的對話。

姚仁喜從事建築設計工作超過40年,曾獲台灣內政部第三屆「傑出建築師」規劃設計貢獻獎、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建築類得主、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設計學院「傑出校友獎」以及美國建築師協會頒給他的「榮譽院士」Hon. FAIA等多項榮譽。

他的設計建案遍及大中華地區,在美國、歐洲及南亞亦可見其作品。重要的代表作品包括:蘭陽博物館、台灣高鐵新竹站、故宮南院、法鼓山農禪寺、臺北藝術中心等。

「我始終認為,要用言語解釋建築,是一件困難的事情。」暢談建築前,姚仁喜先分享了「堂奧」2字。一棟建築物,打開門看見的空間即為「堂」,就是所謂的廳堂;堂後看不見的空間稱為「奧」,是屋子的角落深處。堂,是明顯、實質可見的,奧則屬於無形、隱晦的。姚仁喜表示,從事建築工作多年之後,才漸漸了解「堂奧」的意思,因為這2個字涵蓋的正是建築的「可掌握」與「不可掌握」,以及隱晦與明顯的建築重要思維。

地域、自然、文化與建築的內在關聯

姚仁喜的作品總是能與人、周遭環境產生共鳴。圖為農禪寺經文牆一隅。

姚仁喜指出,從事建築設計的過程中,建築師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的地域性特色,或是自然、歷史、哲學,甚至是心靈信仰等各種層面。

他在講座中分享多件作品,例如農禪寺水月道場以混凝土灌鏤空字建構而成的經文牆,隨著自然光影變化,詮釋出聖嚴法師所想的「空中花、水中月」現代禪宗建築樣貌。又或是以濃墨、飛白、渲染3種書法技法轉換於建築中的故宮南院;像一盞並蒂蓮盛開於水面的烏鎮劇院;採用幾何三角形融入單面山地景特色的蘭陽博物館等,這些坐落在不同地區的作品,均有各自的地域性特色,以及貫穿其中的人文、歷史與信仰等元素。

「2014年,我到浙江烏鎮旅遊時,叫了一艘烏篷船前往烏鎮劇院。船夫看我一直盯著劇院瞧, 於是花了10分鐘為我解說劇院。他提到了並蒂蓮的設計構想,還有許多我從未聽過的創作想法。抵達劇院之後,我和船夫道謝,感謝他為我做的說明。自始至終,他都不知道我就是劇院的設計者。」姚仁喜說,那一天非常地開心,因為自己創造的建築空間讓別人得到了共鳴,就算對方理解的並非自己的理念。

「記得,水月道場剛完工時,農禪寺的2位師姊向我道謝,說建築蓋得很棒,臉上滿是淚水。我也曾經在蘭陽博物館看見一對老夫妻正在排隊買票,一邊等候一邊對著建築物指指點點,互相討論;又有一次,我剛走出蘇州的新光天地時,在商場門口差點撞上2個衝著跑進門的小女生,她們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問:誠品書店的大樓梯在哪裡?」姚仁喜分享著這些年來,他的建築與人之間的連結,看見有人產生共鳴或某種強烈的情感,對於建築師而言,就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值得感動的事。

誠實面對自我 「無為」而「無不為」

姚仁喜分享其建築作品與人之間的連結,若能讓人產生共鳴與強烈情感,對建築師而言最有趣且感動的一件事。

「姚仁喜說,從事建築創作是非常孤獨的一件事,過程中還必須誠實面對自我。他分享一句老子的名言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。」姚仁喜以老子這句話描述自己嚮往的創作狀態,而他所理解的「無為」,就是去除在創作過程中,內心的執著和各種艱難。姚仁喜認為,只要達到無為的境界,自然就會創作出各種作品,這些年來,他就是以「直觀」做為設計重要要件,順應自然,直接掌握空間與環境的狀況,而不是去分析。

「同樣敘述一朵花的詩,東西方詩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。」姚仁喜提起60年代日本有名的禪宗大師鈴木大拙,曾在一次演講中比較日本詩人松尾芭蕉和英國詩人丁尼生(Alfred Tennyson)的詩句。松尾芭蕉的詩寫道:「當我細細看,啊,一朵薺花開在籬牆邊。」丁尼生的詩寫道:「牆縫裡的花啊,我從裂縫中將你採出,連根整株握在手中。小花,倘若我能完全地了解你,從根到花,我也必能知道,上帝是什麼?人類是什麼?」

姚仁喜很喜歡藉由松尾芭蕉和丁尼生的詩作為例子,對比東西方藝術創作的差異性。他認為,禪宗詩人松尾芭蕉是以直觀訴說,後者則是透過分析與探索,但是丁尼生的分析過程卻把花拔下,花也死了。在講座進入尾聲之際,姚仁喜分享一段在課堂上老師告訴他的印度傳統智慧,為此次的演講畫下句點。

他認為:「人生有4個重點,第一點是Fun,無論做任何事情,一定要好玩;第二點是組織,第三點是規矩,因為有了組織以及規矩,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;第四點,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一切其實是幻相。如果不了解最後一點,所有的事情到最終都會變成負擔,這是在哈佛大學MBA課堂也學不到的印度古老智慧。」

TOP